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598
在四川省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内,镌刻着5768位捐献者名字的纪念墙静静矗立。生前他们是教师、司机、工人、农民、学生……身后,他们以血肉之躯助力医学教育,帮助素不相识的重症患者重获新生。截至目前,四川捐献志愿登记人数达46.8万余人,实现器官捐献1998例,捐献大器官5658个,为5000余名患者带来重生希望。
据此,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达69.5%。初治鼻咽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92.9%,早期(I期)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70.3%,局限期前列腺癌患者5年特异生存率达100%,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97.3%,胰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29.4%。
新疆兵团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朱振军在启动仪式上称,新疆兵团“医保钱包”是医保加金融服务模式的全新突破,是深化智慧医保、破解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使用难题的重要举措。
第137届广交会于5月5日在广州圆满落幕。作为我国外贸“晴雨表”、“风向标”的“中国第一展”,本届广交会展客商洽谈交易活跃,采购商到会人数显著增长,彰显我国外贸的强劲韧性和活力。记者走访现场发现,在以“美好生活”为主题的第三期线下展的“时尚”板块,从女装、男装、内衣、运动服,到服装饰物及配件、纺织原料面料、鞋、箱包……来自国内优势产业带的商家们火爆参展,而近年来助力“中国制造”高质量出海的外贸新业态——“跨境电商”,也成为了此次万商云集的广交会上的高频热词。
同时,明确了民营经济的定位,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,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,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,在法律中明确这个定位,是党中央的科学判断,是社会的共识。促进民营经济持续、健康、高质量发展,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。
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,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,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;下调政策利率0.1个百分点,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同步下行约0.1个百分点……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,降准降息同步出台,充分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,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,同时通过利率传导,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,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支持科技成果转化,面向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开展了两项保险补偿试点,目前已经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。
南宁5月7日电 (记者 黄艳梅)“我希望通过镜头记录广西的美丽风光、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,将这些故事带回意大利,让更多人了解中国。”意大利青年导演Ludovica Salvi7日在广西南宁市表示。
最近两起企业补税事件引起市场关注。一是湖北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补税8500万元,因这笔税款被追溯至1994年,使得税务“倒查30年”成为舆论焦点。二是宁波博汇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份收到当地税务要求补税5亿元的通知,最近企业宣布停产。上述两起事件,引起了一些企业人士的担忧。这些担忧包括是否存在全国性查税,不少企业担忧如果倒查多年需要补税,这对于经营困难的当下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”。跟多位省级、市级税务人士交流得知,目前并没有全国性查税部署。一些地方根据当地税收大数据风险提示等对个别企业查税,是日常工作,也是税务部门正常履职。毕竟税务部门主要负责税收、社会保险费和有关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,发现偷逃税、少缴税行为,理应依法制止,否则就是渎职。(第一财经)
公器私用,将地质调查、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,搞权钱交易,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、项目承揽、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,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;
创新增信方式。推动建设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,优化知识产权的登记、评估、处置、补偿等相关政策,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。与财政部门联合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担保计划,为科技型、高新技术、专精特新等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专项担保。到今年一季度末,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.7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20%。
围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,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影响。推动市场监管与公安、司法等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协同工作机制,强化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的整体合力。进一步优化市场监管部门“投诉举报异常名录”,推动分级管理、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,实现对异常投诉举报的精准识别、规范处置。研究制订《关于依法治理牟利性职业索赔职业举报的意见》,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的同时,依法规制通过投诉举报等方式施压企业、非法牟利的违法犯罪行为,更好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。(牵头单位:市委政法委)
此次受表彰的800名对象中,既有扎根生产一线的产业工人、技术能手,也有带领民众增收致富的农村致富带头人;既有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军人才,也有新就业群体中的先进典型。他们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,书写着“劳动创造幸福”的时代答卷。
5月8日电(张东方)一张泛黄的军装照,一个永远停留在青春年代的面庞。苏联红军机枪手伊万·马姆西科没能等到1945年反法西斯胜利的钟声,在战争胜利前一周,不幸阵亡,并从此与家人失去联系。时隔多年,一纸寻亲启事登上报纸,这位苏联红军的英雄事迹终于被揭开……